老话常说:'相由心生,境随心转。' 一个人的面相里藏着内心的温度,一个人的姿态里透着做人的骨气。生活从不会亏待那些脸上带笑、腰杆挺直的人,他们身上的福气,其实都藏在日常的言行举止里。
仔细想想,那些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人,身上多半有这五个特点。
脸上常带笑,日子不犯愁见过不少人,遇到点事就愁眉苦脸,好像天塌下来一样。可你发现没有,越是这样,麻烦事反而越多。反倒是那些爱笑的人,好像总有好运跟着。
笑脸不是装出来的客气,是打心底里对生活的接纳。就像晚清的曾国藩,年轻时脾气火暴,一点小事就跟人吵,官场上总碰壁。有次因为下属办事不称心,他当众发火,结果被人记恨,错过了升职的机会。后来他慢慢明白,和气才是处世的道理,遇事不冲动,脸上总带着温和的笑意。有回同事故意刁难,他笑着说:'你说得有道理,我再想想。' 对方反倒不好意思了,主动和解。从那以后,他的官路越来越顺。
其实生活就是这样,你对它笑,它就不会对你皱眉。遇到难处唉声叹气,困住自己的不是事情本身,是那颗拧巴的心。脸上带着笑,心里就少点烦,福气自然就来了。
腰杆挺得直,走路有底气'站如松,坐如钟',老辈人说的这话真没错。一个人腰杆挺不挺,看着精气神就不一样。弯腰驼背的人,总显得没自信;腰杆笔直的,自带一股从容劲儿。
青州有位陈先生,教书一辈子,走路从来腰杆笔直。那年县学考试,有个权贵家的孩子作弊,被他当场抓住。对方威胁说要让他丢了饭碗,陈先生整了整衣服,腰杆挺得更直:'我这脊梁骨,弯不了。' 后来事情闹到知府那里,知府反倒提拔了他。现在他六十多了,教出来的学生,连背影都透着股精神气。
这腰杆里藏着的是骨气。遇事不低头,不是固执,是心里有底线。挺直腰板做人,别人才会高看一眼,日子也能过得更有底气。
心里能装事,眼界更开阔常听人说 '量大福大',心眼小的人,计较来计较去,把自己困在鸡毛蒜皮里;心胸宽的人,能容得下不完美,路反而越走越宽。
北宋的富弼就是这样的人。他年轻时有才学,遭人嫉妒。有回被同事诬告,贬到了外地。朋友替他抱不平,让他反击,他却摆摆手笑了笑。到了地方上,他踏实做事,把当地治理得很好。后来诬告他的人犯了错被关进大牢,富弼还上书说:'谁都有犯错的时候,给他个改过的机会吧。' 皇帝被他的胸襟打动,把他调回京城重用。
其实谁过日子没点烦心事?关键是别把烦心事放在心上。能容下别人的不足,才能聚起身边的力量;能放下眼前的不快,才能看到更远的风景。心里装得下多少人,就能走多远的路。
说话算话,做事靠谱'说到做到' 这四个字,看着简单,能坚持的人真不多。可就是这简单的四个字,藏着一个人最实在的福气。
春秋时候有个叫季布的将军,出了名的讲信用。有回他答应帮一个商人找回被抢的货物,路上遇到山洪,有人劝他算了,他摇摇头,冒雨走了三天三夜,终于把货物送了回去。商人要送他重金,他也没收。后来季布打了败仗,被刘邦通缉,以前受过他恩惠的人,都冒着风险保护他。刘邦听说了这事,感慨道:'能让这么多人拼死帮忙,他的信用是真的值钱啊!' 最后不仅赦免了他,还让他当了官。
做人做事,靠谱比什么都重要。答应别人的事,再难也要做到;说出口的话,再苦也要兑现。这样的人,走得可能慢,但每一步都踩得实,身边的人信得过,机会自然就多了。
记得别人好,路越走越宽'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',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,懂得感恩的人,身边总有贵人帮。忘了别人的好,日子只会越过越窄。
明朝的海瑞小时候家里穷,全靠乡亲们帮衬。有位老塾师看他聪明,不光免费教他读书,还常送米送粮给他母子。后来海瑞当了大官,权位很高,却从没忘了这位老师。每年都亲自上门拜访,忙的时候也一定写信问候。老师去世后,他像儿子一样披麻戴孝送终。
生活里哪有那么多理所当然?别人帮过的忙,记在心里;受过的恩惠,适时回报。心里装着别人的好,走再远也不会迷路。懂得感恩的人,身边的温暖越来越多,日子自然越来越好。
其实福气这东西,说玄也不玄。脸上带笑,是修来的平和;腰杆挺直,是立住的骨气;胸怀坦荡,是撑大的格局;说话算数,是守住的信用;懂得感恩,是结下的善缘。
这些事看着简单,能天天做到,就不简单了。愿我们都能慢慢修,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,活成一个有福气的人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